承上文
睡前順手花了點時間,把它邊油處理好了,如圖。
從零到有很困難,給人家錦上添花到底是挺容易的(喂!)
----
延續一下上次聊到的手工&量產,
不免俗地又要講講有關車縫、手縫的古老話題。
----
先說我的結論:怎麼縫跟怎麼生產,是兩碼子事。
怎麼縫?
手縫與車縫都是皮件技法,兩者各有優勢與技術,且揚長避短、相輔相成。
我做包,每個款式幾乎都要同時用上車縫與手縫,
二者從來沒有高低之分,只有適用性的不同選擇。
對物:看是要產能、要標準、要精細、要少限制?
對人:看製作或學習?從業還是興趣?其中又各有不同類型及個別需求。
怎麼生產?(手工v.s.量產)上篇已經說了。
--
所以二者連連看,應該會有四種結果,
你可以用機縫的方式做單一手工訂製,也能開工廠做包包。
手縫可以自己縫來賣,也可以用開流水線量產,每個動作都用手縫完成
(產量如何暫不討論,只是先梳理邏輯問題,起碼這是個所謂的量產模式)
麥當勞如果說它賣的是手工薯條,想必大家不會同意,
即使是店員用手炸的,但這薯條也是標準化產線誕生的成果。
(又不是三年三班手工薯條~敲擊好吃~)
各位如果看過我柏金包的影片會發現,百道以上工序,縫紉只是其中之一,
用單一技法去區分手作or量產,想想都很荒謬,是吧~?
烘焙師用打蛋器做手工餅乾,漫畫家也用手繪版,
這些都是科技進步,大家與時俱進、優化程序的結果。
做皮件的用電腦打版、用機器分條削皮、針車、甚至雷雕,
讓作品更快更好,不也是一樣道理嗎?還不是動手又動腦?
(這點,我與禾亞張老師 Andy Chang 看法相同,更詳細全面的說法,可參考他的部落格與社團)
要我給"手工皮件學習者"的建議:
部分老師或教室專教手縫手削,說原始工藝有其迷人之處及市場。恩,同意
但手工皮件的範圍不僅限於此。說車縫就是自動化、依賴機器、偷吃步、工廠商品到處都是,不要學、沒價值,恩~~這就令人無法苟同了。
從車到能看的程度,我可是花了兩年。即便到了現在,都還有進步空間。針車基礎有多難?請各位隨意感受。
但現在,我有我的優勢,路也更寬闊了。
所以如您的學習目標是以入門、速成、休閒興趣、醞釀耐心、精神療癒、手工禮品為出發點,顯然手縫是更好的選擇。
但你要從業、要進階、要手藝全面技能豐富,就是不要故步自封,二者都學
充實你的彈藥庫,並不只是製作,連同設計、打版都要會,就這麼簡單。
以上是我的看法與建議,塗個邊油講到這(汗...)
但同樣的道理啦~~如果邊油、磨邊、包邊、摺邊、每種都會,
你的武器不就很多把,你說是嗎?
(又是一篇長文,看完認同請+1、分享推廣,我會很感謝的~)